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学术动态
 【站内搜索】
 
 【最新消息】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谢晓明...
“方言口语语料的收集与整理”...
学术海报
“赣语韵母的层次问题——以南...
客赣方言研究规划咨询会
“语言学科建设经验交流”、“...
“区域方言的比较研究与方言调...
读李军老师《江西赣方言历史文献与历史方音研究》有感
发布时间:2017/05/19  点击量:2671  责任编辑:admin

编者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与学生的关系,常常处于很微妙的境界。因着师者给学生授课,两者离得很近;学生对师者有敬畏之心,两者又离得很远。书,是作者思想表达的重要载体之一,读者通过阅读,可以走近作者。学子“读师者书”,不仅可以了解师者的研究领域和文化知识,更能走进师者的内心,与他们直接对话,拉近彼此的距离。新闻网特推出“读师者书”栏目,以飨读者。


  试问,当我们在流利地说着家乡的方言时,有没有想过在年代更迭中它经历了什么?古时先辈与我们此时说的方言在方音上又有何不同?作为方言研究专业方向的学生,对此我感到惭愧不已。幸运的是,在我理所当然切换自如地运用着乡音与普通话之时,“一书点醒梦中人”。

  “我首先要赞赏的是该书对于研究对象的文献语料系统地发掘与开拓”。复旦大学教授刘晓南先生高度评价人文学院李军老师《江西赣方言历史文献与历史方音研究》这本书。学语音的李老师因缘研究着赣方言,但当时江西赣方言在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很丰硕,而对历史语音的研究还很匮乏。李老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切入点,即便学者们都认为历史文献很难搜寻,在文献方面突破难度大,但凭着顽强毅力,李老师坚定不移地朝着这条路走下去。

  “为了发掘方音文献,作者几乎遍访江西各种公私藏书机构,花大时间下大气力泡图书馆,一张张卡片检索,一本本资料排查,埋头苦干,细心搜寻,终于从故书堆甚至是废纸中搜寻觅得系统的赣方音历史文献”。人们总说沙里淘金是那么地不现实,可凭着兴趣、耐心与勇气,又有什么是不可能实现的呢?且不说此书对方音有多大的贡献,单就这股学术研究精神,也值得后辈学习与发扬。想起之前读张国功先生的《风流与风骨》一书,里面提及的“民国精神”,应当便是李老师这种潜心做功的学术精神吧。“士为国魂,斯文于兹”,若学者们都能如李老师这般,定能使当代不逊于民国。

  在未有先人探寻过的领域,研究未有人知的文献,其间的艰辛与寂寞又有多少人能忍受,而李老师做到了。全书就四种赣音系统语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四种文献分别为:成书于乾隆二十二年的《辨字摘要》、成书于1815年左右的《类字蒙求》、清代末年所著的《翻切指掌空谷传声》和民国初年所著的《国音四种》。而《类字蒙求》和《国音四种》均不为研究者所知,是首次被研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李老师得出了近三百年间江西赣方音的三个音系,分别是江西临江方言文读音系、南昌话的语音音系和高安方言语音系统。我们若能理解这三个音系,也就探得了千余年来江西赣方音的发展状况。想到李老师经常用以告诫学子的一句话“所谓研究生,就是自己研究自己生”,通过此书,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李老师的以身作则以及希望我们能同他一般拥有这种研究精神。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拥有着神秘的气息,有着取之不竭的精神宝藏,吸引着学者们乐此不疲地探索与研究着。若要将历史文化有血有肉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对历史文献的仔细研究是必不可少的。李老师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伟大的学术精神,跨越三个世纪,研究四种文献,与历史方音对话,最终向读者展示了生动鲜明的江西赣方言历史方音。对此我满怀崇敬之情。

  一书点醒梦中人。李老师此书不仅为我点明了研究方向,也让我领悟到作为传承者该有的研究精神。希望有朝一日,我能触及老师知识的高度、广度和深度。


  来源:《南昌大学报》
  链接:
http://news1.ncu.edu.cn/paper/index.asp?id=332&nodeid=1367&newsid=5027&ly=content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南昌大学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南昌大学中文系(文法楼A254) 邮编:330031
电话:086-791-3969348 传真:086-791-3969348
E-mail:ndhakka@163.com